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页 > 华人精英

陈群川:遥寄故乡情,助力华人梦

日期: 2019-09-19 09:25:24  来源: 《南华时刊》  

在叱咤风云的前半生,为消除民族歧视、壮大华人经济根基、实现华人生存权益而不懈奔忙。纵使际遇转折坎坷,下野归隐后他仍心系国家社会,全力支援家乡建设,被誉为“造福桑梓楷模”“赤子模范”。

他是陈群川,横跨政商两界,曾担任马来西亚华人第一大政党总会长,也是马来西亚顶尖企业集团掌门人。他说,华人是相当杰出的民族,有足够的智慧开拓自身事业,能适应任何环境变迁。毫无疑问,他的经历就是最好佐证。



1568858197.jpg

陈群川先生近影


积蓄实力伺机求变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的国家,在马来西亚3000多万人口当中,华人占据了24%的人口比例,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千千万万的华人们,为这块土地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说起云顶高原,想必没有去过马来西亚旅游的人,也一定对这个素有南方蒙地卡罗之美誉的旅游胜地有所耳闻。1970年,陈群川接受云顶集团主席丹斯里林梧桐的邀请,放弃美孚石油如日中天的事业,来到当时的云顶高原成为第一任总经理。也正是因为当年有了陈群川的参与开发策划,让曾经一片荒芜的云顶高原,成了如今马来西亚旅游的第一大品牌。


1568858244.jpg

陈群川先生参加2016年第五届文昌市南洋文化节


陈群川祖籍海南文昌,1930年国内战争白热化,地处中国最南端的海南,也深受战乱的苦楚,不少海南人选择下南洋逃避战乱和谋生,陈群川的父亲陈永梓,也是其中的一员。

时年19岁的陈永梓独自坐船来到马来西亚。初来乍到,没有经验,没有社会背景,只能是从最底层的工作干起。在马来西亚只身闯荡十年后,有了一点经济基础的陈永梓,经人介绍,与同样来自海南的黄彩凌在吉隆坡开始组建了小家庭。

1940年9月24日,陈群川出生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新村,是兄弟姐妹七人中的老大。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陈群川的父母亲辛苦打拼、勤俭节约,他们倾尽全力把孩子们送到当地的华文学校读书。由于兄弟姐妹众多,陈群川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很拮据。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的陈群川,在中学毕业后,为了分担父母的工作,便在马来西亚国家电气局找了一份书记的工作。那时,他的职业理想是当一名电气工程师,于是每晚下班后,都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大学先修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英国高级剑桥文凭,同时亦获得前往英国深造的奖学金。


1568858299.jpg

2017年3月,陈群川先生(左二)参加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毕业典礼


“尽管这个奖金对我很重要,我却不能离开,我离开了我的弟弟妹妹有可能要缀学,我母亲要回去打工,我不愿意让母亲再这么辛苦,也不愿意让弟妹缀学,所以我宁愿牺牲这个奖学金。”回忆起当初的抉择,陈群川的眼神中没有流露出一丝遗憾。

毅然放弃奖学金的陈群川,要求上司调派自己前往发电厂当学徒,希望以半工半读的方式考取工程师资格。

一年后,发电厂的工作渐渐变得索然无味,伺机求变的陈群川于1962年在国家税务局谋得调查员一职。新工作的挑战让他改变初衷,转为进修法律和会计课程。在税务局的6年中,他逐步通过实践掌握了不少有关法律、税务以及财务方面的知识,为后来在商场上的运筹帷幄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7年,税务局实施人员调配政策,为照顾家庭而无法服从调配的陈群川,只好再度寻找新工作。凭借在税务局的丰富经验,他很快就得到美国美孚石油公司(ESSO)驻马来西亚分公司税务部税务助理的职位,三个月试用期满后,被升职为税务顾问,并时常有机会参加公司安排的有关国际贸易及金融方面的培训。

转眼又是3年,对于陈群川而言,这是一段积蓄实力的黄金时期。他不仅在美孚石油公司学会了跨国企业的全套运营模式,更切身体会到跨国资深执行人员在商场面对的诸多挑战。

在担任税务顾问期间,陈群川兼任多家会计公司顾问,名声渐趋广传开来,一些备受税务困扰的大企业老板纷纷慕名而来。陈群川也因此,有机会结识了一位人生中重要的朋友——云顶集团主席丹斯里林梧桐。

因为税务问题请教陈群川帮忙的林梧桐,在与陈群川的相处合作中,仰赖他的精明睿智,也欣赏他的工作能力。于是在解决完税务问题后,心怀感谢的林梧桐力邀陈群川跳槽到自己的公司,参与云顶的开发策划工作。

几经思量,陈群川最终割舍了美孚如日中天的事业,于次年出任云顶高原集团第一任总经理,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佳话。



1568858530.jpg

马来西亚云顶娱乐城


初战商场赢第一桶金

当时的云顶高原仍然是一片荒凉山岭,没有交通,没有任何酒店,开发旅游业无异于从零做起,而所需的庞大运作资金更成为了头等难题。走马上任的陈群川首先开始向银行及所有相关政府部门宣传云顶高原的各项潜能,积极融资,同时亦乘借当时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的“新兴工业前5年全面免税”的政策时机,全面启动云顶高原的开发工程。

他的经营理念是利用云顶四季如春的气候作为卖点,将其打造成一处老少皆宜的避暑圣地。为此,他在原本荒蛮的山地上规划设计出人工湖、游乐园、缆车、高尔夫球场、直升机机场等基础设施。为提升人气,更在每周末邀请在校学生铜乐队上山表演,这样一来可以拢聚大量的低龄小游客,二来可以吸引学生家长带领全家老小打气捧场。方法果然奏效,客流量很快稳定在五位数以上,云顶成功的改头换面,不但为集团赢得了宝贵的第一桶金,更令陈群川卓越的商业才华备受业内瞩目。

然而很快,就有关于华人企业的坏消息传来。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马来西亚,土著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一成,而华人企业已从传统的农矿业转向新兴的多元化领域,走势强劲。一份1970年的当地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三大民族的平均收入分别为华人1974令吉、印度人1213令吉、马来人仅为923令吉。“513反华人”事件后,政府开始全力扶持马来人的利益,以“各民族公平分配国家财富”为由推行新经济政策,不但强制性要求华人企业将至少30%的股权分配给土著,更干预操控国内的高等教育学额分配。

“当年华人经营的南香鸡饭店、叉烧包店以及洗衣店都是小本生意,毫无疑问,分出30%股份给马来人,会让大多数中小企业者的生活更加艰辛。再加上政府限制了华人子女的教育机会,民族间的不平等政策如鲠在喉,令华人社会一片怨声载道。”

不过对于有智慧又有准备的人而言,危机中往往暗藏着转机。

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中东油盟把原本每桶2美元的石油,提高至每桶40美元,世界经济顿时陷入混乱,许多欧洲工业集团在一夜间破产倒闭,到处都是大萧条下的凄风苦雨。

彼时,一家马来西亚英文报纸名为《伦敦将要破产》的头版大标题触动了陈群川最敏感的商业神经,他意识到,一个难得的机会来了。

为维护华人利益、化解马来政府“30%”新经济政策引发的企业危机与民族冲突,陈群川一方面以“云顶集团业务需要向多元化及国际化拓展”为由,说服林梧桐发起1.6亿令吉的贷款计划,收购目标锁定英国哈里森种植公司名下面积18万英亩的橡胶园、棕油园、可可园及咖啡园;另一方面以“配合国家新经济政策实施”为由说服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支持收购计划。

随后,踌躇满志的陈群川与林梧桐,带着1.6亿令吉前往伦敦与英国人谈判。只要股权易手,就意味着18万英亩英国人名下的马来西亚土地重回祖国怀抱。然而在英国政府的阻挠以及英国商人的联合抗议下,收购计划最终宣告失败,云顶集团只获得20%股份。

但尽管计划落空,陈群川却令云顶集团收获了足够的关注,并通过光明磊落的企业收购行为,让马来西亚土著人看到海外企业潜藏的巨大利润,渐趋放弃对华人基业的腐蚀,从而不动声色地化解了当时敏感的政策矛盾。


二遇伯乐跨步政坛

在协助林梧桐打理云顶集团,并逐渐步入正轨后,自1974年起,陈群川开始规划个人事业脉络。他联合纪永光等几位好友,收购了一间名为“双溪威铁船”的老牌英国采锡企业,并将其改名为“琪琳集团”,主攻金融、地产及农业领域。在妥善的经营与管理下,很快打开局面,运转稳定。

与此同时,凭借在云顶集团的不凡作为,陈群川亦进入了时任马华公会(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政党)总会长李三春的“点将”视野。

“当时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党叫作马华公会,马华公会的总会长当时是李三春先生,当他听到我要离开云顶自己去创业,就觉得我有企业方面的经历跟特殊的经验,他就希望我能够参政,推动一些新的经济政策,来扭转这个局势,把华人的士气提高。”

是创业,还是与同胞一起为生存权利而奋斗,在这个抉择面前,陈群川选择了将自己的创业理想暂时搁浅。


1568858724.jpg

陈群川先生在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主办的经济讲座上,发表演讲


加入马华之后,陈群川很快就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商业头脑和社交手腕,“当时英国的经济,是在面对大衰退的时候,刚刚好就给了我一个启示,这个是一个大机会,因为马来西亚的大企业都是英国人经营的。所以我就推动了一个华人自强自救的运动。虽然我们没有大企业,但可以把自己的小资本凝聚起来,也可以变成大资本。”

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1977年5月,由陈群川发起成立的马化控股带领当地人自发筹得3000万元资本金。

钱该怎么花,陈群川自始至终都靶向明确:自新经济政策推行后,马来西亚国有土地的分配额绝大多数都进入土著手中,华人想要实现经济自强,策略之一就是自行从其他渠道购买具备投资价值的土地,并设法收购掌控一部分资本战略性企业。

在陈群川的带领下,短短3年,马化控股规模摇身由3000万飙升至数十亿,旗下拥有包括金融、地产、园丘、国际贸易在内的多元经济实体,不但成功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更一举晋升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轰动业界,就连时任首相的马哈迪也对陈群川排兵布阵的谋略与魄力敬畏三分。


1568858671.jpg

陈群川先生出席第八届世界华人经济峰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思想精髓,在华文教育完整的马来西亚,在自幼受华文教育的陈群川身上,尤其能看到这一点。

比起商场上的交争竞逐,更令陈群川心心念念的,是如何突破政策束缚,解决华人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寻求稳妥的资金支持,他收购了可以长期为马来西亚华教提供经费的万能万字票公司,并创建“自立合作社”,为贫困华人学生提供前往海外留学的贷款。事实上,日后马来西亚推行的“大专私营化”以及新增的多间高等学府,都是马哈迪接受陈群川的理念后,衍生出的教育百花齐放景象。

当时有不少媒体评说,这位心系华人的商业奇才,正可谓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名成天下的“现代陶朱公”,大有民族英雄风范。而后,在李三春的再三劝说下,深思熟虑的陈群川决意参政。

1978年7月8日,马来西亚第五届全国大选如期举行,陈群川首战告捷,当选为彭亨州劳勿区国会议员,开启了全新的政治生涯。1979年,陈群川乘胜追击,当选为马华中央委员,而后出任马华联邦直辖区联委会主席。1982年4月22日,时值全国第六届大选,陈群川以14522张多数票当选向来是反对党堡垒的白沙罗区国会议员。同年9月26日,他出任马华副总会长。

自此,游走于政商两界的陈群川,一方面全心全意为弱势群体谋福利,时常深入选民中间了解华人、马来人与印度人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民生需求;一方面秉持“人为本”的理念,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筹组经济研讨会,通过马华的企业化运动提升华人社会地位。他坚定地表示:“华人是相当杰出的民族,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开拓自身事业,适应任何环境的变迁。”

一系列有理有力的作为,使陈群川被媒体冠以“华人救星”“华裔民族英雄”等称谓,不但在华人社会拥有极高威望,同时亦深受马来人与印度人的敬仰与爱戴。


无畏挫折东山再起

1985年11月24日,以陈群川为首的马华新任领导层产生。次年3月2日,他以总会长身份召开中央代表大会,通过党章修改议案,去除了党员可随意被开除的原有条文,实施更为透明的“集体负责”领导方式,马华亦因此进入民主与门户开放的新时代。1986年8月4日,马来西亚全国第七次大选,陈群川再次以压倒性优势当选霹雳州务边区国会议员。

眼见其疾升的政绩与威望,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的马哈迪,曾三番四次邀请陈群川远离“马华”与“马化”,转为替当地土著创设控股集团。基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陈群川以“将会遭受华人唾弃”为由一再婉拒。1985年,陈群川被指涉案轰动一时的“新泛电事件”而在新加坡深陷囹圄。

当时正值新加坡股票市场一片低迷,报上的报道指陈群川将手头的“新泛电”与另外几家马来西亚公司的股票,以高于市价的抵押价,存入新加坡股票经纪行作为贷款抵押,并承诺在指定期限内以更高的价格赎回。但后来股市大跌,陈群川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无法以原定价格赎回股票,“新泛电”宣布破产,且间接导致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股票市场史无前例的停市三天。新加坡警方遂以违规操作将陈群川拘捕。一时间,他的人生跌落谷底。

“前几个月刚进到监狱,当然会感到很失望、很消极,在那种环境之下,我的健康,我的人生观等都改变了,好像对人失去了一种信任。”讲述起当年刚进监狱时的心情,陈群川记忆犹新。

幸而,历经两年半的监狱生活,并没有让陈群川失去意志,反而让他重获新生,笑对人生。出狱后,在众人的怀疑中,债台高垒的陈群川重新白手起家。面对前所未有的逆境低谷,陈群川再次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学识创造奇迹,他在好友的协助下,通过一次土地交易,将全部债务在3年内全部偿清,一举摆脱穷籍,令世人刮目相看。

对于怀抱坚定的民族情结而自惹官非,陈群川无怨无悔。他用心良苦的一切,实际都是为华人在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下,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教育、经商和就业的正当权益,并在30年多前就曾经预言,华人一旦失去支撑民族经济命脉的银行,失去自强自立自救的大企业理念,也就彻底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地位。如今,马来西亚华人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局势,恰恰印证了这番预言,越来越多的华人深感民族前途未卜,选择移民迁居。


归隐闲居梦圆故乡

自憾别政坛后,陈群川一直保持着低调、半退休的生活状态,媒体上鲜有他的报道,除担任几间公司的顾问外,最放不下的,莫过于深埋心底的故乡情结。

1991年,秉承父亲“一定要回家看看”的叮嘱,陈群川第一次回到家乡海南“省亲”,之后多次回到家乡海南文昌,为家乡兴办耀群小学、东郊中学,为海南大学图书馆添砖加瓦。特别是2010年10月,海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陈群川心系乡梓,向海口市政府、文昌市政府捐款近100万元支持灾后重建。还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厂办店。他坚信,海南具有重要的区域优势,又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地区,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进程中,一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他的带领下,一批马来西亚华侨纷纷回到海南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


1568859057.jpg

其乐融融大家庭


为表彰陈群川的杰出贡献,1993年,文昌县委和文昌县人民政府授予他“造福桑梓楷模”称号;1998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赤子模范”称号。除此之外,2011年和2016年,陈群川还被海口市政府聘为第二届、第三届海外智囊团成员、海外高级顾问。2012年第四届世界华人经济论坛,陈群川获颁“终身成就奖”。2016年7月29日,在马来西亚元首华诞的册封仪式上受封“丹斯里”。

年逾古稀的陈群川,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经历使人安静。”

这种安静,隐匿在深邃的目光中,不悲不喜,坚毅而锐利。

名利过眼云烟,走过高峰和低谷,方知平原的可贵。回首往事,纵使人生际遇起伏跌宕,陈群川依然一脸阳光,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憧憬:“人生道路上遭遇大风大雨,可以锻炼人的耐力,要懂得放下,因为只有放下,才可以看见彩虹,可以觅出另一条全新的道路。”

如今,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平民生活,但他的信念未减,他的梦想一直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陈先生致辞南华时刊.jpg

陈群川为本刊题字




上一篇 下一篇

扫一扫,加关注。

版权所有:新侨网 (海南南华时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美祥东路6号金源小区B601 邮箱:qiao8@163.com

电话:0898-66275563 传真:0898-66280552

备案/许可证编号:琼ICP备190052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