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收藏

你的位置:首页 > 华人精英

林秋雅,寻根续缘寄乡愁

日期: 2019-09-19 10:25:40  来源: 《南华时刊》  


  林秋雅女士祖籍中国海南省,是马来西亚籍第二代华人,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两地,以各种不同身份担任诸多职务,包括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马来西亚槟城孙中山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太极总会会长、马来西亚槟城厨业联合会永久名誉主席等。


1568877431.jpg

林秋雅女士参观拉曼大学中华研究员中心联合主办的孙中山百年历史图片展时合影


  虽然出生在马来西亚,但林秋雅女士能讲一口流利的海南文昌话和普通话。多年来,她从关怀南侨机工、弘扬世纪伟人孙中山思想精神、推广妈祖民俗文化,到推广中国茶文化、太极文化和海南传统饮食文化,展现着她的拳拳赤子之心和不忘根本之情怀,也彰显了她对祖籍国特有的信仰、热忱和使命感。


  THE FEDERATION OF HAINAN ASSOCIATION MALAYSIA,即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简称马海南联会),是马来西亚海南人士的最高领导机构,目前拥有75个属会,共计四万余名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领域都有不俗表现。而近十多年来,该会和海南省及世界海南乡团联系频繁,推动着与海内外同乡之间的经济、教育、文化交流,使得海南人在马来西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15年6月,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迎来了隆重的换届选举大会,原任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副总会长的拿督林秋雅当选,成为继冯秋苹之后,第二位出任马海南联会的女总会长。


1568877624.jpg

林秋雅女士向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赠送《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多年来,为加强马来西亚海南人的族群意识,通过奖学金、贷学金资助学子受高等教育,并举行一些活动,如教授、普及海南话等形式,让年轻一辈的子女们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亲切感,已成为每一任马海南联会会长持续致力的要务。而林秋雅女士的上任,则将这一项工作推动得更加细致和深刻,她始终活跃在搭桥中马两国文化的最前线。

  2017年早春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本刊记者在海南大学图书馆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采访了回琼参加活动的林秋雅女士。


乡音未改,乡情难忘

  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海南文昌,日新月异。铜鼓岭、东郊椰林、高隆湾、孔庙、公仔戏、八音、盅盘舞、宋氏祖居、符家大宅、清澜港、木兰港……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或者天然良港,无不显示文昌得天独厚的特色,展现它独到的魅力。2010年,国家决定在文昌建设航天发射场,这更是让文昌声名鹊起,一夜之间成了众人皆知的航天之城。

  走进椰风海韵,在感受文昌无限风光的同时,还有一道不可或缺的景致,那便是一代代华侨寻根故里、造福桑梓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文昌享有“华侨之乡”美称,也是中国著名侨乡之一。文昌华侨华人众多,约120万人,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开文昌的历史,从元末明初开始,几乎每一页上都有华侨的影子,120万华侨华人形成了华侨文化。

  林秋雅女士的父亲林璧山,出生在文昌会文镇宝石村。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正值壮年的林璧山抱着摆脱贫困生活的决心,毅然选择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远赴南洋以谋生路。林璧山将“下南洋”的目的地选在了当年的马来亚。

  林璧山先落脚马来半岛北部的霹雳州,后移居槟城。林璧山在异国他乡摸爬滚打,艰辛可想而知。然而,即便举步维艰,林璧山不仅没有被现实的残酷击倒,反是靠着吃苦耐劳,从在霹雳州、怡保酒店当酒保等工作起步,渐渐攒了些积蓄,又靠着其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气魄,抓住机会,拿出所有积蓄投身酒店业。林璧山虽没有高学历和管理经验,但凭借在打工时的所见所闻和学习所得,加上自身的勤奋和聪慧,将酒店经营的风生水起。


1568878246.jpg

2015年10月,林秋雅女士向到访的海南省省长刘赐贵(中)赠送纪念品。左一为该会永久荣誉会长暨会务顾问拿督斯里符之庆


  三十年后,他选择移居槟城,将乔治巿海边码头地标大钟楼大厅的楼下租下,经营槟城火车头酒店,这一度成为显贵出入频频的场所。接着是规模较大的第二经济食堂,设于槟榔律和德顺路交界处救火局旁,那里是当年市中心,顾客络绎不绝。而第三食堂则在旧关仔角大钟楼对面,为政府公务员和码头工友而设,极受市民欢迎。

  1940年,当年华人领袖朱和乐先生介绍林璧山以每月叻币50元租升旗山茶室,并邀集同乡宝石村几位林氏兄弟合资经营。升旗山顶风景优美,是旅游和避暑胜地,有电缆车从山下直通山项,山上有政府别墅,也有殷商的吃风楼,周末和公共假期,门庭若巿,生意兴隆。林璧山独具慧眼,又租赁二幢毗连洋房,辟为岭林酒店,提供远近旅客投宿避暑,也借此欣赏市区夜景。


1568878305.jpg

原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右二)向林秋雅女士赠送海南南侨机工滇缅抗日纪念文集《喋血滇缅》。左一为时任海南省侨联巡视员邢福孝,右一为海南省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会长陈仲儒


  林璧山眼光远大,在商场上继续谋求发展,并于亚依淡栳孝街,创设乐山面包厂,自制面包,供应酒店、食堂及升旗山茶室销售,生意欣欣向荣。他对餐馆和旅游业有丰富的经验,又情有独钟,于1948年向英国人麦肯(译名)租赁槟城峇都丁宜,离市区十英里海滨别墅的大洋房,以大股东的身份召集宝石村诸兄弟,股金多少不计,创设松园酒店,开创了槟岛峇都丁宜海滨酒店业的先河,成为当时唯一的郊外海边大酒店,誉满欧美。这些都印证了林璧山的高瞻远瞩!

  林秋雅女士深受父亲淳厚好客、乐于于人的影响。从小父亲就规定林秋雅在家里必须说文昌话。还时刻教育她,做人不能忘本,饮水要思源。以至于林秋雅女士即便在异国出生、定居马来西亚,却时刻不忘故乡人,牢记故乡情。年过六旬的林秋雅女士,直至今日,依旧记得好几段当年妈妈教给她的文昌童谣。而这些童谣,即便是如今在文昌长大的年轻人,也已经没几个人会念了。

  采访中,她饱含深情地说:“留住乡音,功在现代利千秋。乡音、乡情、寻根,让历史的血脉延续……”


架起互助桥梁,推进两国文化

  2014年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40周年,也是海南与槟城建立友好关系一周年。为了深化两地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在海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来西亚海南联会北马区协委会、海南大学、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槟城歌乐协会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林秋雅女士带领的一行36人于当年12月12日,前往海口、三亚进行交流访问。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马来西亚学者陈剑虹和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为海南大学的同学们讲授了“槟城义兴公司发展史”、“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

  为了研究“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这一课题,早在1994年至2004年间,周伟民、唐玲玲两位教授就曾10余次访问马来西亚收集资料。他们踏遍马来西亚13个州,拍摄了上千张图片,还深入田野调查,并得到了当地许多友好的帮助。

  2002年,《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出版。林秋雅女士从中领悟到,中马两国民间架起一座畅通互助的桥梁,让两国民众认识到我们祖辈就开始了的友好交流,是两国文化的交流在不断的延续。于是,她出资加印了上千册,作为她赠送中国和马来西亚有关领导、媒体和大学图书馆的礼物。

  后来,有人向林秋雅女士提议说,这本书写的很好,但是中文版只有华人看得懂,应该让马来西亚人民也能看得懂,让他们也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林秋雅女士觉得这个意见非常好,于是她开始为此奔走,希望翻译成英文或马来文版,以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她多方筹款的同时,还拿出一笔资金,资助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组织人员进行翻译。但由于学术专业难度大,她先后找了多位翻译都未成功,最终由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徐云彪博士为主编,由陈耀宗先生完成了该书重点章节的翻译,几番周折后,《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英文版)终于出版发行,为中马文化交流记下了浓浓的一笔。


1568878851.jpg

2017年2月23日,林秋雅女士接受本刊采访时,与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合影


  2004年3月,第八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博鳌召开。会议闭幕后,林秋雅女士与周伟民、唐玲玲教授访问了三亚凤凰镇回辉村。周伟民、唐玲玲教授把他们在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偶然发现的回辉村遗失了几十年的族谱《海南崖县三亚港蒲氏简谱》送给他们,许多村民在族谱中找到了亲人下南洋的踪迹,乡亲们十分感动。接着,林秋雅女士与周伟民、唐玲玲教授精心策划了“三亚回辉村回胞乡亲一行十六人南下马来西亚省亲活动”。

  同年9月,三亚回辉村马来西亚省亲团一行16人来到了吉隆坡与槟城。所到之处,当地媒体均做了报道,引起了当地人们的关注。槟城也是马来西亚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家乡,而首相的外祖父哈书璋一百多年前就是从三亚港下南洋,后来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

  两国之间你来我往的民间互动交流,正好印证了周伟民教授所说的“心缘互融”现实,因此这次回辉村民的马来西亚省亲之旅,在中马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振兴民族根本,报恩教育发展

  对林秋雅女士来说,海南不仅是父母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们全家人牵挂的故土。所以一有时间,她就想回海南看看。

  中国人讲究“饮水思源”,不忘根本。林秋雅女士认为,对故乡最大的报恩就是对教育的资助,什么也没有教育重要。当年,她的父亲林壁山从家乡走出来,念的是村里的私塾,后来父亲在马来西亚出人头地后,不忘故乡这份情谊,与朋友一起资助创办了村里的公养小学,使当地孩子可以就近读书。

  父亲去世后,林秋雅女士经常回乡看望乡亲,并给予学校资助,延续着父辈的遗志。后来,公养小学因为生源减少而解散,林秋雅女士又转向资助会中小学,先后捐款建造了教学楼、教师校舍。她不但自己出资,还让两个儿子捐助了校舍、教学大楼。同时,她还设立了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与敬业爱岗的教师,在当地成为了佳话。

  林秋雅女士说:“只有把教育发展起来,才是振兴一个民族的根本。”她不仅资助海南的教育事业,就是在马来西亚她成长的家乡槟城的益华华文学校,也得她的大力支持,得到更好的发展。

  林秋雅女士还为故乡搭起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推动在马来西亚的海南子弟到海南留学,协助马来西亚的社团组织与海南省学校进行交流互动。

  2004年3月,林秋雅女士荣获文昌市政府颁发的“椰乡赤子”称号。2007年2月底,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她“赤子模范”称号。


推介家乡美食,寄托思乡情结

  有位人类学家说过,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中,始终不会改变的是童年时代所留下来故乡美食的味道。这个记忆会伴随着终生,成为一种情结,永不会忘怀。林秋雅女士小时候,母亲会经常做一些文昌人常做的小吃,故乡的味道于是耳濡目染了她的记忆。

  “相对于中国沿海其他大规模下南洋谋生的人来说,海南人下南洋的总体步伐是最晚的,而且人数也是最少的。”林秋雅女士对记者说,先辈由于缺欠一技之长,在马来西亚到餐馆去打工、当厨师,或是在洋人与娘惹家庭里帮佣做饭,慢慢学习了饮食烹调窍门,加上采用当地配材,以独特手法改良和创新,所以马来西亚海南菜,既带有西式风味,又融合了娘惹式配材煮法,形成了南洋海南的独特风味,也就成了当时海南人谋生的一个行业。

  由于海南人吃苦耐劳,诚恳老实,所以很受洋人的欢迎。无形中,海南人的饮食习惯,也改变了大马多元民族的饮食习惯。槟城是马来西亚的美食之都,小吃更是让人垂涏欲滴,留在记忆中。每年的新春庙会和一些重大节日,林秋雅女士都会组织海南美食义卖会等多种形式活动,积极地推广家乡美食,通过美食加深人们对海南文化的兴趣。

  广为流传的海南鸡饭,在世界各个餐馆和酒店,成为老幼钟爱的食物,好多餐饮店也打出了海南鸡饭的招牌。海南传统的小食,如鸡藤粑籽、海南粽子、海南薏粑、高梁押粑和金瓜押粑、三角馏等,更是成为海外海南人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为此,林秋雅女士每次回海南,就会购买一些带回马来西亚让大家品尝,有时还会让文昌的亲戚专程带些做小吃的食品材料,指导大家动手制作。

  如今,走在马来西亚巿区街头或小镇,无论是炒面还是鸡饭,不少马来和印度友族,也加上“海南”二字招徕顾客。

“海南美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我们不要放弃,也不能忘记。要用新的管理方式,把海南美食在海外打造成一个海南南洋风味的行业——具有海南特点美食。”林秋雅女士说:“餐桌上的一盘美食,浓缩了不只是各种成分与营养,更是历史的缩影,是饮水思源,是亲情的精华,是民族的智慧再创造。”


寻访南桥机工,铭记英雄精神

  人们常说,一个容易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一个不会有未来的民族。林秋雅女士就是以其爱心、关怀、宽容和热情,去尊重、去延续了一段段人们即将淡忘的历史。她对记者说:“我们应该感恩前人为南侨机工这段历史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建立纪念碑、著书及邀请健在的南侨机来马来西亚访问等。”

  当年,远在南洋的华侨青年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到中缅防线运送物资。而当年的南侨机工有800多位是海南人,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林秋雅女士认为,南侨机工出生入死为抗敌救国,无论什么时代都值得尊敬。


1568878664.jpg

《南侨颂》演出当天全场爆满。海南省仅健在的南侨机工张修隆观看了演出


  近年来,林秋雅女士一直在为“南侨机工”抗日历史组织系列纪念活动。期间,总有人好奇地问她,都已经过去70多年的事情了,你为何总是要提起,还要这么费力?

  “当我们享受着太平盛世的日子,我们必定要感恩,因为那不是理所当然的,那是许多人付出和牺牲的结果。”林秋雅女士坚定说。

  2009年4月,林秋雅女士回海南参加“纪念海南南侨机工回国抗日70周年大会”;同年9月3日,她在云南参加昆明市举行的二战胜利纪念活动;10月下旬,她组织与陪同南侨机工后裔陈达娅和陈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作8场巡回演讲。2011年11月,林秋雅女士组织中国南桥机工第二、三代共36名越洋赴马来西亚作5场访问交流和图片展,同时举办了寻访父辈居住地的历史踪迹活动。2013年3月,林秋雅女士不遗余力地配合央视及昆明电视台等,在马来西亚拍摄南洋华侨机工历史纪录片。


1568878778.jpg

《南侨颂》交响史诗在海南演出前,林秋雅女士将一份大篇幅报导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在吉隆坡演出的《星洲日报》赠送给时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右二为原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右一为南侨机工后代、《南侨颂》总撰稿人陈达娅


  2013年11月12日,林秋雅女士专程来到云南保山市,参加琼籍南侨机工翁家贵的百岁寿诞。同年12月,也与马来西亚二战幸存者、79岁的郑来及翻译员杨佐智受邀出席“第20届亚洲论坛·横滨分会·日本”的证言集会。此活动自23年前开始,每年邀请一位东南亚国家二战的幸存者,讲述史实。

  林秋雅女士有感于许多社团及年轻一代都不太了解南侨机工这段历史,于是在2015年初邀请云南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南侨机工协会的70位代表,于9月到大马演出《南侨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交响组歌》。会长兼《南侨颂》总撰稿人陈达娅是南侨机工二代,演出获得较大社会反响。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博士为演出刊物写序,开幕致辞,并颁发了《南侨颂》荣誉证书。第二场在槟城华人大会堂,中国驻马来西亚总领事吴骏致开幕辞,为特刊写序,并颁发了证书。

  2015年10月9日,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率团访问马来西亚时了解到,马海南联会拟联合云南南侨机工学会赴琼演出《南侨颂》,以弘扬南侨机工精神。刘赐贵省长当即指示要做好《南侨颂》来海南演出的组织工作。在海南省外事侨务办的协调努力下,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外事侨务办、云南南侨机工学会、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主办,云南南侨机工学会合唱团和海南爱乐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的大型交响组歌《南侨颂》,于2016年9月1日在海南大学上演。

  当晚,时任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莅临观看演出。全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很激动,很高兴,再现了我们南侨机工那段历史,战友们没有白白牺牲。”目前海南唯一健在的98岁琼籍南侨机工张修隆在观看演出之后,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


坚守宋氏精神,寻根遥寄乡愁

  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马来西亚槟城孙中山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太极拳总会会长等,林秋雅女士的各个身份看似都毫无联系,却有着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浓浓的乡情与乡愁。

  1975年,因为体质不好,林秋雅女士开始练习太极拳,不料这一练便一发不可收。太极拳不仅让她强身健体,而且造就了她典雅、大方、谦让的性格,这也让林秋雅女士意识到,传播太极拳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此,她致力于传播太极拳文化,经常在中国、英国、澳洲、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办讲座。每次,她都要由太极讲到人生。她对记者说,太极拳应该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一座桥梁。

  由于不凡的表现,2003年,林秋雅女士荣获马来西亚奥委会颁发的首届“ OCM WOMEN & SPORTS AWARD 2003 ”奖,以表彰她对马来西亚妇女体育运动发展的贡献。 2005年,林秋雅女士荣获《光华日报》颁发的“巾帼奖”,以表扬她在体育及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现。同年,她又荣获由元首后端姑法西雅自颁奖,这是中华武术(尤其是太极拳)在海外广泛传播并受到肯定的明证。1992年,林秋雅女士获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杨氏传统太极拳”比赛项目金奖。2001年,她代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参加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首届世界太极健康大会”,并受邀在大横幅上签名支持中国北京申办世界奥运会。2002年,她成为太极拳大师杨振铎首批入室弟子,也是海外亚太区惟一的入室弟子。


未标题-11.jpg

家庭是林秋雅女士最大的幕后推动力之一。2011年阖家照,前排:郭孝祥夫妇和泰安、泰全、泰仲三男孙。后排左起:二媳妇莎拉Vohrah、二儿子郭庆发、小孙女郭依江、女儿郭庆龄、女婿吴永杰、大儿子郭庆德及大媳妇潘乐怡


  林秋雅女士的女儿,有一个响亮而优雅的名字,叫“庆龄”。之所以会给女儿取名“庆龄”,是因为林秋雅女士对宋庆龄敬仰有加。“我不奢求她有宋庆龄那么伟大,但是要让她学习宋庆龄的高尚品质:爱国、优雅、谦逊,还有坚韧。”林秋雅女士说。

  2014年4月9日,林秋雅女士应海南省宋庆龄研究会、海南省宋耀如研究会的邀请,特地从马来西亚槟城飞到海口,参加“宋氏家族精神遗产及其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宋氏家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世瞩目的家庭,它主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对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有重大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林秋雅女士表示,那次参会令她受益匪浅。 

  林秋雅女士在宋氏家族中看到了良好的家风与坚守的精神。“宋耀如将子女送往国外读书,又教育他们学成回国,服务祖国,因此宋氏子女虽然久别故土,但是仍然心系家乡,这是值得我们尊崇的。”林秋雅女士说,希望近两年能够在马来西亚举办“宋氏家族精神遗产及其价值”学术研讨交流会。她的想法已经获得中国著名学者盛永华教授及马来西亚前任高校部长何国忠乡贤的支持。

  海南民间有一句俗话,“一年亲,两年表,三年不见了”,讲的是家族间感情一代淡过一代的演变历程。采访结束时,林秋雅女士寄语年轻一代的琼籍华人,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寻根活动,让他们回祖居看看,感受那些古朴的乡村和奔腾的河流,目睹那些父辈祖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追忆那些在中国文化版图上烙下深刻印记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扫一扫,加关注。

版权所有:新侨网 (海南南华时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美祥东路6号金源小区B601 邮箱:qiao8@163.com

电话:0898-66275563 传真:0898-66280552

备案/许可证编号:琼ICP备19005267号